水土保持功能
利用植物根系具有較強的穿扎固土能力,在坡面上和消落區(最高和最低水位之間的水位變化區)種植耐水濕的喬灌木和地被植物。一方面減少地表徑流,另一方面防止或減輕水流、波浪對河岸的侵蝕和沖刷,起到固土護坡作用。同時,植物的根莖葉的生長對土壤具有改良作用,增加了土壤有機質的含量,改善了土壤結構與性能,提高了土壤持水性,增加了土壤抗侵蝕能力。岸邊種植水生植物既能保持水土起到固土護岸作用,又能提高河岸土壤肥力,改善生態環境,所以通過種植植物來固土護岸不失為一種有效的、可行的生態護坡形式。
· | 單叢孤植一般適用于體形較大、色彩鮮艷、葉形奇特、適合獨立觀賞的植物類型 | [2021-3-30] |
· | 水生植物的對稱與平衡 | [2021-3-30] |
· | 本著經濟性原則進行水體景觀建設是必要的也是十分明智的舉措 | [2021-3-30] |
· | 綠化水生植物配置原理的安全性原則 | [2021-3-30] |
· | 植物材料的質感是指植物表現出來的質地 | [2019-2-17] |
· | 在進行水景植物的配置時,要將植物的香味作為計劃的一部分 | [2019-2-17] |
· | 水生植物通過其葉色和花色的調和和對比組合,可以表達或熱烈、或寧靜、或開朗、或內斂的情緒 | [2019-2-17] |
· | 水生植物景觀配置除了遵循乎面上圖案美觀、線形流暢等美學上構成原則以外,還應考慮立面上的景觀與群落層次的合理配置。 | [2019-2-17] |
· | 水生植物的平面設計 | [2019-2-17] |
· | 景觀環境建設的經濟性原則 | [2019-2-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