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造引人人勝的水景,應將水生植物,水體和周邊環境看成一個整體,大多水生植物冬季進入休眠期,冬季景觀較差,加強適宜水濕環境的喬灌木種植,能延長水體景觀的觀賞時效,達到豐富景觀效果和增加生態效益的雙重目的。如在濱水區種植耐濕的上層喬灌木(如垂柳、池杉、水松、落羽杉等),中層可種植觀賞價值較高的觀花、觀果植物,水陸問的線型區域則可以種植迎春、探春等枝條輕盈柔軟的耐濕植物,使之形成一個完整的濱水植物群落,景色富于變化,加強了水體的美感。圖5-6為春季水面荷葉破敗,但岸邊已花團錦簇。浮水植物睡蓮+挺水植物梭魚草+池杉+虞美人形成的濱水植物景觀。
· | 單叢孤植一般適用于體形較大、色彩鮮艷、葉形奇特、適合獨立觀賞的植物類型 | [2021-3-30] |
· | 水生植物的對稱與平衡 | [2021-3-30] |
· | 本著經濟性原則進行水體景觀建設是必要的也是十分明智的舉措 | [2021-3-30] |
· | 綠化水生植物配置原理的安全性原則 | [2021-3-30] |
· | 植物材料的質感是指植物表現出來的質地 | [2019-2-17] |
· | 在進行水景植物的配置時,要將植物的香味作為計劃的一部分 | [2019-2-17] |
· | 水生植物通過其葉色和花色的調和和對比組合,可以表達或熱烈、或寧靜、或開朗、或內斂的情緒 | [2019-2-17] |
· | 水生植物景觀配置除了遵循乎面上圖案美觀、線形流暢等美學上構成原則以外,還應考慮立面上的景觀與群落層次的合理配置。 | [2019-2-17] |
· | 水生植物的平面設計 | [2019-2-17] |
· | 景觀環境建設的經濟性原則 | [2019-2-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