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生態系統水平進行養護管理
水生植物的養護管理技術,除了對雜草的去除、水位調控、枯萎死亡植物收割以及水中植株殘體的打撈等日常管理措施以外,根據景觀需求和功能需求的不同,還要從生態系統水平,對水生植物及其水體環境進行管理。這種系統水平的管理只是對水生植物及其水體系統發展方向的調控,使水生植物群落保持自我良性循環。
如在公園等景觀水體中,沉水植物群落生長旺盛,已經侵占了大部分水面,嚴重影響了開闊水面的景觀效果。如果不對其進行人為控制和部分清除的話,太多的沉水植物冬季死亡后會墊厚底泥層,影響水質,改變湖泊的性質,向沼澤化方向發展。但是如果是需要營造典型沼澤景觀的話,那么對現有的沉水植物不僅不需要控制,還要人工加速其生長促使湖泊沼澤化。因此,針對不同的景觀和功能需求就應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若需要景觀水面.就應把該湖泊及其水生植物的發育控制在某一個階段,采取的是使系統逆向演替的管理方法;若需要典型沼澤,則需要把湖泊和水生植物目前的發育水平人工加速順向地推到某一個發育階段,是原生演替的方向。
總之,從生態系統水平,對水生植物及其相適應的水體環境的管理只需根據植被演替理論宏觀把控其發展方向即可。植被演替及動態發展是它前進的動力,管理者的主要任務是把握方向。
一般來說,對于城市中完全人工營造的水生植物景觀,往往會根據景觀功能需要適當加入一些人為的控制和干擾來調節各個階段的植物景觀,而不會極其自然演替成自然濕地那種簡單純粹的植物群落景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