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面浮島工程201305
經過幾十年的研究發展,國內外生態浮島技術得到極大完善,然而其仍處于試驗與示范階段,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
1現有生態浮島栽培不易進行標準化推廣應用。不同的湖泊河流,其富營養化水平不同,水流、溫度、風速、水體波動等都各不相同,需要相應的浮島設計組合和浮島植物種類搭配,很難制定一個統一的標準予以推廣應用。
2.現有生態浮島難以推行機械化操作。生態浮島漂浮在水面上,日常的管理均在水面上完成,現今其管理操作大多采用人工完成,在小面積的試驗示范中尚可,若大面積推廣,需要經常、及時采收,人工操作就不能滿足需要,限制其發展。
3.現有生態浮島制作施工周期長。從目前來看多數的生態浮島都是采用現場制作及現場種植的模式,大面積制作施工周期較長。
4.現有生態浮島難以過冬。生態浮島上的植物大多數不能過冬,尤其在冬季天氣較冷的北方地區植物需要在第二年春天重新種植。
5.現有生態浮島多數采用大型水生植物及水生蔬菜難以抵抗極端的大風、大雨及大浪。
6.現今國內外使用的生態浮島單體面積較小,大多數是在小面積的河湖中使用,難以對較大的河湖進行生態修復,現需要有超大面積的生態浮島。
作用
生態浮島因具有凈化水質、創造生物的生息空間、改善景觀、消波等綜合性功能,在水位波動大的水庫或因波浪的原因難以恢復岸邊水生植物帶的湖沼或是在有景觀要求的池塘等閉鎖性水域得到廣泛的應用。
構造
從大的方面分,人工浮島可分為干式和濕式兩種。水和植物接觸的為濕式,不接觸的為干式。
1、干式浮島:因植物與水不接觸,可以栽培大型的木本、園藝植物,
荷花苗通過不同木本的組合,構成良好的鳥類生息場所同時也美化了景觀。
2、濕式浮島:大致分為四代技術。
1)第一代,主要以竹子,土工網搭建,具有造價低,效果差,壽命短,無法維護等特點(注:隨著人工成本的提升,現今該方式在造價上也沒有優勢)
2)第二代,主要是泡沫或泡沫加金屬固定件產品,具有造價低,制造工藝簡單等優點,但強度不足,金屬泡沫容易分離,且泡沫本身屬于白色污染現今基本已經沒有應用(特別是限塑令后基本絕跡)
3)第三代,主要是PE產品,市面上以圓形產品為主,一般9-11個平方,有類似面包圈的浮體和分體的種植籃,雖然克服以上兩代的缺點,但是浮島產品在國內的產品質量不一,不同廠家生產的產品質量和壽命有不少區別,市場和行業標準有待完善,采購方面還是要充分考慮供應商的資質和信譽。